1类风湿拔罐治疗法 类风湿拔罐治疗法:拔罐方法很多,最常用者为火罐。在拔火罐时,最好采用闪火法,这样安全可靠,以免烫伤皮肤,闪火法的操作方法是: 一手执罐(玻璃罐、竹筒罐、陶瓷罐均可。若没有上述罐时,用口沿光滑的茶杯、罐头瓶等可以代替),另一手用筷子或夹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(棉球不要太湿,以免滴下酒精烫伤皮肤),向罐内迅速旋转1〜2圈,取出,执罐之手速将罐扣在穴位或痛点上,放置10〜15分钟(夏季不要超过10分钟),然后用指甲紧贴皮肤,扣着罐边,将其慢慢揭开取下,遵上法。拔罐部位
一般不会起泡,若有米粒大小之水泡,可以自愈,或擦点紫药水即可。 2类风湿艾灸治疗法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,置于痹痛部位或穴位上,相距皮肤约0. 5〜1厘米处施灸,不要烫烧伤皮肤,灸至有温热感、不烫、 皮肤微红为度。点燃之艾条,可左右幌动,或一上一下划动,像 鸟雀啄米一样。每个痛点或穴位施灸5分钟左右。艾条制法:每年初夏、将艾蒿割下,去降杂质,晒干,碾或捣成艾绒,用棉纸卷成筷子长短,手指粗细的艾条,用浆糊或胶水粘封,即可应用。艾灸不但可以治病,还能强身防病,故在没有痹痛发作时也可应用。 3类风湿艾灸穴位 上肢: 肩觸穴:三角肌上部、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,上臂外展平举时,肩前呈现凹陷处便是。 曲池穴:.屈肘90度,肘横纹外端便是。 外关穴:腕背横纹上2寸(食指与中指并拢,中间指节横
量稍宽一点处),桡骨与尺骨之间。 下肢: 环跳穴:在臀部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/3与内 2/3 处。 风市穴:大腿外侧,患者站立,以手贴于腿外,中指尖处
即是此穴。 阳陵泉:外膝眼后下方,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。 足三里:外膝眼下三寸,胫骨前嵴外3厘米处。 丘墟:外踝前下方凹陷中。 4温馨提示 如果大家有关于类风湿拔罐的任何疑问,或感兴趣的话题,欢迎大家在评论处留言,我会抽时间为大家做简短回复,或写成文章为大家解惑。希望和广大患者一起努力,共同对抗类风湿顽疾。本文原创欢迎个人分享转发,媒体转载请联系网站负责人,如果本文对您有益,请您点击关注,分享给有需要的人。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! |